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宁坤粞 李涛 杨芊芊: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温暖画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宁坤粞 李涛 杨芊芊  时间:2025-10-24 09:55:12

邵阳财政倾力民生福祉

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温暖画卷

邵阳市邵水西路步月桥地段风光带。(资料图片)

邵阳城区。(资料图片)

宁坤粞李涛杨芊芊

清晨的邵阳市双清区昭陵西路上,几位居民站在施工围挡旁,望着正在铺设的沥青路面,眼中满是期待。“这条路修好之后,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绕行了!”居民李大爷的一句话,道出了无数市民的心声。这条路的变化,正是邵阳市财政局以财政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回应民生关切的生动缩影。

近年以来,邵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人民城市”理念,以精准、高效、有力的财政支持,在城市安全、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打通城市脉络,畅通幸福之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关键。邵阳市财政局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推进城市更新,从“补短板”向“提品质”跨越,让城市更有韧性、更有温度。

“十四五”期间,全市争取各类资金17.61亿元,倾力投入城市洪涝治理、老旧管网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关键领域。从排水防涝能力的提升,到燃气管道的老旧更新,再到环境污染的系统治理,城市的“里子”更扎实,“面子”更靓丽,安全韧性与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在城区多条“半截路”“瓶颈路”改造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邵阳市财政局建立市、区两级财政保障机制,通过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安排1亿元预算用于道路建设,市民出行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2015年以来,市本级通过灵活的预算调剂、有效的债券发行、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等多渠道筹资,城乡社区支出累计达179.34亿元,为城乡社区面貌的日新月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活水。

守护绿水青山,描绘生态画卷

生态是城市的底色,绿色是发展的底色。邵阳市财政局以财政杠杆撬动生态保护,让邵阳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走进“省级绿色工厂”——邵阳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干净整洁,环保设施高效运转。“我们获得了市级财政5万元的奖励,这不仅是一笔资金,更是一种导向。”该企业负责人表示。2022年起,市财政对绿色工厂、碳减排标杆企业给予5万至10万元奖励,激励企业走绿色低碳之路。

在生态修复的硬仗中,邵阳与怀化联合申报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88亿元,市级财政配套2000万元,修复矿山图斑750个、面积超1000公顷。一片片绿意的回归,是财政投入最直观的生态回报。森林防火、乡村绿化也在同步推进,2023-2024年市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视频监测系统与无人机采购,并对林火阻隔系统给予10%奖补,全面提升森林灾害防控能力;2024-2026年,每年(计划)投入400万元奖补乡村公园建设,带动县市区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入,擘画“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赓续历史文脉,激活城市记忆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动力。邵阳市财政局深谙此理,持续加大文化投入,让历史遗产“活”起来,让城市记忆“传”下去。

过去十年间,全市累计投入文物保护与历史名城活化利用资金达5.31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0.78亿元。这笔“文化经费”,不仅让古老的文物古迹重焕光彩,更在保护与利用中,打造出独具邵阳特色的人文品牌,吸引了四方人才驻足、优质项目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动能,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以财政之力托举人民城市梦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邵阳市财政局将继续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源统筹,聚焦城市更新、安全保障、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以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回应每一份民生期盼,描绘每一处城市风景,推动邵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

这份来自财政的民生答卷,写在焕然一新的街巷里,写在百姓满意的笑脸上,写在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每一个印记中。邵阳,正以财政之笔,饱蘸民生浓墨,绘就一幅温暖而壮丽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