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闵欣宇: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闵欣宇  时间:2025-10-30 09:56:24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重要论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深刻阐明了民营经济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举措,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战略意义:

从国家全局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民营经济营造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规范化保障的新阶段。

从湖南实践看,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9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必须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发展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以更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潜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坚实支撑。

激活创新动能。创新是民营经济保持活力的核心,必须强化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可以从两方面着力。

一是推动产业创新深度融入重点领域。支持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龙头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牵头承担重点研发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的创新生态。推动浏阳花炮等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高端品牌。同时,鼓励更多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或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让科技创新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持民营企业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培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实施梯度培育,打造优质企业梯队。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专精特新”企业向产业链龙头升级。引导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

优化发展生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平台,实现企业诉求“直达快办、闭环处置”,让政府服务更精准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企业办事从“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创新监管模式,推进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提高监管精准度,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二是以制度型开放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依托湖南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破除贸易投资壁垒,畅通要素跨境流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智慧口岸”建设,优化数字化通关模式,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构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跨境投资、贸易纠纷化解等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

三是营造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营造平等对待、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激励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担当作为,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同时,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乡村振兴、公益事业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法学院)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