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高新区碳谷产业园。(园区供图)

益阳市安兴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雷鸿涛摄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密炼机的车间。雷鸿涛摄

信维电子科技(益阳)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应用在手机上。雷鸿涛摄

金博股份生产的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雷鸿涛摄

2025南县稻虾米推介周现场。南县融媒供图
雷鸿涛卞萌刘洋
10月13日至18日,益阳代表团访问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其间,益阳船舶产业(雅典)推介对接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为益阳船企“出海”畅通渠道。在伦敦,益阳市商务局推介益阳情况及招商项目,安化黑茶集团、助农米业、万骏船舶分别推介企业和产品。
10月22日,2025ChinaBrake中国制动年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开幕,被称为制动界的“奥斯卡”。来自益阳的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博股份”)展出了7款碳陶制动盘。这些正是益阳产业强市的一个个缩影。
“十四五”期间,益阳市坚持走产业强市之路不动摇,围绕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构建“334”现代化产业体系。9月22日,为推进益阳市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益阳市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用数据说话:益阳铝电解电容器占全国30%的产量,电子电路板贡献全省80%的产值,在全国十大新型PCB产业基地中排名第7位。
擦亮三张产业金名片
崛起一批产业集群
电容器有“工业大米”之称。益阳市赫山区龙岭产业开发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制造基地。
走进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厂家——益阳市安兴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化、绿色化工厂令人耳目一新。机械臂精准抓取电容器元件,智能系统实时显示生产参数,车间里不见粉尘油污。公司生产的牛角型、引线型等铝电解电容器,颇受市场欢迎。
电子铝箔、电解液是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原料,前者占电容器近一半的成本。公司品质部负责人邓卫平介绍,该公司的技术团队攻克了电子铝箔、电解液的核心技术,并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生产线扩产及节能改造。“现在,我们生产的电子铝箔,60%供应给广东和益阳的铝电解电容器厂家。”邓卫平说。
“十四五”期间,益阳始终把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规划定位、数实融合、壮大主体、要素保障等方面全力以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成功推动铝电解电容器、黑茶制造、船舶制造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电路板(PCB)、先进碳基材料、生态竹木、南县生态稻虾精深加工产业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
尤其是,该市持续擦亮现代制造业的先进碳基材料和电容器、PCB(电子电路板)三张“金名片”。今年1至9月,益阳高新区先进碳基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44.54亿元,同比增长3.85%;赫山区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92.42亿元,同比增长12.99%;资阳区电子电路板集群实现产值175.5亿元,同比增长10.54%。
益阳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11位市级领导挂帅担任“链长”。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碳基材料产业链推进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电容器产业链发展问题,其他各位“链长”也纷纷深入一线,听取企业情况、了解实际需求、精准推动产业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擦亮三张产业“金名片”,益阳在壮大电子元器件“链主”企业——金博股份、艾华、奥士康等上市企业的同时,打好引进培育组合拳。在位于益阳长春经开区的益阳市明正宏电子有限公司,长达百米的自动化中试线马力全开生产PCB。“我们的二期项目,今年2月投产,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公司技术总监徐正武说,车间正在赶制的高端PCB,用于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
“十四五”期间,益阳还先后出台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产业人才20条”“人才新政25条”,以及推动电容器、电子电路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同时,深化“送、解、优”行动,不断为企业降本增效。出台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3年累计兑现奖补2.27亿元。
在政策的推动下,一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新的活力。传统农业通过地理标志、智慧农业、全产业链运营实现品牌增值和现代化转型。
不久前,2025南县稻虾米推介周举行。南县成功探索“稻虾共作”模式,成功打造省级生态稻虾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全国稻虾全产业链典型县。目前,全县稻虾种养面积62万亩,年产稻虾米原粮33万吨、原虾12万吨,稻虾产业综合产值达180亿元,从业人员13.5万人。“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双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稻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03.3亿元。1至9月,南县生态稻虾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47.59亿元,同比增长10.06%。
首字号成果频出,见证创新益阳的硬核实力
“十四五”期间,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10%,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20年的311家增加至2024年的745家,增长1.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27.5倍。
得益于科技赋能,益阳“首字号”成果频出,见证“创新益阳”的硬核实力。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橡胶机械制造企业。它本身不生产橡胶,而是生产加工橡胶的机械。公司的主打产品密炼机,是用于橡胶、塑料塑炼与混炼的工业设备。
以轮胎为例,它的成分除了橡胶,还有钢丝、尼龙、碳黑以及各种化学品添加剂。这些材料共同赋予轮胎高承载性、耐磨性、弹性和低滚动阻力等关键性能。
“形象地说,制作轮胎就像我们制作面包一样,橡胶就相当于面粉,碳黑以及添加剂就相当于在面包里加酵母、盐和糖一样。”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飞说,把橡胶和碳黑、添加剂按比例添加并贴合,就要用到密炼机。
该公司生产的GN700永磁高压剪切型密炼机,是国内首台最大规格剪切型密炼机,容积为700升,获评“第二届第三批(2025)中国橡塑机及其配套行业创新产品”荣誉称号。
“其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比如转子,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王志飞介绍,GN700密炼机突破技术难题,实现国产化替代。
今年,聚焦“33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该市发布2025年市级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清单,部署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4个、市科技重大专项5个。推荐12个项目申报202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核电热交换器用高性能耐蚀换热管、超高容MLCC等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智能焊接设备、SHG2000新能源游船2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随着水上观光游的火热,沅江新能源游船订单爆棚。上述SHG2000新能源游船,是湖南三环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创新产品,是针对内河绿色航运需求研发的新能源电池动力船。
该公司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以电力驱动替代传统柴油机,填补国内内河船舶电动挂机技术空白。同时,设计智能充电对接系统,集成“电动推杆+丝杆电机”双驱动模式,充电效率较传统人工插接提升200%。
同样位于沅江的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高科技船舶制造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湘水运26”,是国内首艘LNG(液化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动力大型新能源集装箱船。该船采用新型的双燃料(LNG/柴油)发动机,系LNG技术在长江水系江海联运集装箱船上的首次应用。“湘水运26”被湖南省工信厅认定为国内新产品。
“十四五”期间,聚力将科技创新动能转化成经济发展势能,益阳部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益阳高新区与湖南师大共建的湖南未来光电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并实体化运营;金博股份联合中南大学等高校组建省碳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刹车盘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之一。走进金博股份的展览厅,该公司研发的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惹人注目。
这款刹车盘,看起来和传统的刹车盘区别并不大。不过,金博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经理彭响成道出了背后的秘密:“这是我们公司的创新产品,具备轻量化、摩擦性能好、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商用重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金博股份与比亚迪、小米、广汽等汽车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合作伙伴生产的多款车型,已标配金博股份供应的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
“十四五”期间,益阳还成功建成全球第一高冷却塔,成功投运国内首个再生稻无人(少人)智慧农场,成功送电国内首创使用碳热场的锂电负极一体化示范线等。
项目为王乘风破浪,115个产业项目投产
益阳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通过高位推动、协同联动、活动促动、讲评驱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作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实施一单三制(问题清单、交办制、督查制、销号制),该市定期、不定期收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类交办至县市区及市直部门。
信维电子科技(益阳)有限公司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项目,被列为湖南2024年十大产业项目之一。益阳信维电科MLCC项目在国家亟待解决的35项“卡脖子”重要工程中排第十二位。
在公司的展厅展示的高端MLCC产品,看起来体积小到就像粉尘,直径只有头发丝般大小。透过放大镜,才能看到成型的MLCC产品。
“一个手指头大小的小酒杯,就可以放下50万颗MLCC产品。我们用的手机,一般要用到1000至1500颗MLCC产品。”公司人力行政部工作人员彭莎说,MLCC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新能源等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手机品牌供应链,未来有望在AI、低空经济等领域大显身手。
为保障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项目有序推进,益阳市成立信维电科MLCC项目工作专班,针对持续量产需要解决的311个问题,协同相关单位建立任务清单,让工作推进的每个节点、环节、步骤都有了抓手。形成问题有清单、整改有措施、解决有反馈的工作闭环。
去年,接到公司反映员工就餐不方便的困难后,益阳市、益阳高新区与公司协力在信维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了职工食堂。
如今,该公司研发的系列高端MLCC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逐步突破国外“卡脖子”难题。目前项目已实现30多个高端MLCC产品系列的成功研发和量产销售。
“十四五”以来,益阳实现信维电子科技产业园、金博股份等115个产业项目投产,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规模工业企业1527家,上市企业达到8家。
益阳高新区金博碳谷产业园项目,由金博股份牵头投资建设,入选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项目一期、二期已陆续投产,三期正处于规划之中。其中,高纯碳粉制备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产;湖南京舟股份有限公司碳纳米管粉体材料生产项目厂房主体建设已完成,两条生产线均已投产;碳谷产业园二期D1、E2、E3地块2栋厂房已投产等。
在光伏行业产业链中,光伏热场材料是制备光伏组件的必要材料之一。光伏热场系统是单晶硅拉制炉的核心耗材部件,此前国内相关领域市场长期被海外生产等静压石墨产品的企业垄断。
项目投产后,金博股份突破技术难题,实现了材料强度、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的全面提升,完成了光伏热场从石墨材料到碳基复合材料的进口替代与升级换代,成长为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基于碳基复合材料的特性,我们创新的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抗磨损、价值高,已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彭响成说,公司这一产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近四成。
“十四五”以来,益阳市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有力有效,投资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连续三年获评省重点项目建设优秀市州,投资管理也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