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楚沩新兵法,“工业强市”的三维坐标——宁乡“十四五”工业发展综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31 11:08:20

宁乡经开区。

凯之成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机器人远销海外。

三一重起。

楚天科技全球研发中心大楼。

拥有世界最高高度作业平台的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本版图片均由宁乡市工信局提供)

李曼斯黄玺

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县域突围尤为不易。

在湖南中部的版图之上,正崛起一道引人瞩目的工业新坐标——五年奋进,2024年宁乡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652.98亿元,工业税收突破54亿元,百强县排名前进5位,连续四年获得省市真抓实干激励。

兵法之道,贵在谋势。楚沩兵法,不唯“传统”而谋“创新”,不唯“一域”而谋“全局”,不唯“一时”而谋“长远”。发展大势,由此而成。

而今,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宁乡将如何在新征程中顺势应变、进取有为?

攀登产业高度,做创新的“攻坚者”

耕耘数年,宁乡工业其势渐成,累土之上已筑高台。

高处攀登,不进则退。好高骛远,则脱离实际;因循守旧,恐坐失良机。楚沩兵法之精妙,在于以创新思维,把握住了“攻与守”之间的辩证关系。

——坚守战略,打开思路。

风起潮涌,战略定力弥足珍贵。

世界变局之中,宁乡的目标坚定而清晰:以“工业强市、幸福宁乡”为不变航向,以“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为坚定坐标,以“三链两群”为产业布局,加快跻身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群”。

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中,宁乡大胆谋划,创新决策,成果斐然。

例如宁乡在创新推出的“双链制”,市领导当“链长”,龙头企业当“链主”。“链主”在市场中冲锋陷阵,“链长”在后方保驾护航。二者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双轮驱动”。

又如宁乡提出“策划式招商”和“股东式服务”的“双式”工作法,要求政府带着清晰的“招商地图”去精准对接,像“股东”一样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为破解发展瓶颈,宁乡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在省市的指导下,开启了产业园区“二次创业”新征程:把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两大管委会进行整合,实现增活力、增效益、增动力、提高生产力,达到“1+1>2”的改革效果。

在“十五五”产业新蓝图的指引下,宁乡又提出以企业“三化三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推动生产端“智能化、绿色化、差异化”、销售端“向高端走、向海外走、向线上走”转型升级。

目标远而步履实,思路清而办法新,这正是宁乡工业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底气与智慧。

——坚守家底,升级产业。

技术创新加速迭代,时代风口一变再变。是守住老阵地,还是抢抓新机遇?

在宁乡看来,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发展产业,犹如育苗造林,不能看一时得失。

且看宁乡“三链两群”产业体系,集聚了工程机械、储能材料、智能家电智能硬件三条产业链与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命科学两个产业集群。其中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还有未来产业。

“民以食为天”,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这一传统产业市场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工程机械即将挺过下行周期,呈现回暖趋势,迎来光明前景。与其简单粗暴地“喜新厌旧”,不如推动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最大程度释放传统产业的优势。

面对新机遇,宁乡早早练出敏锐嗅觉,精准捕捉风口,提早完成布局。

回望宁乡储能材料产业的崛起之路,从20多年前引入邦普循环开始,便是一次对产业变革的精准卡位。这步“先手棋”,在当时是战略胆识;在今天回望,则是决定未来产业版图的“神来之笔”。

如今,储能材料产业规模达近600亿元,占据湖南省储能产业的半壁江山,其产量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二,最终成就了今日“东有宁德、西有宁乡”的双星并立格局。

——坚守方向,创新技术。

沃土之上,一大批优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通过科技创新掌握“独门绝技”,由此在市场站稳脚跟。

三一重起作为宁乡首家百亿企业,于2024年交付全球首台9轴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展现极致创新力;楚天科技从牛棚起家,成长为全球医药装备领军企业,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星邦智能的电动直臂工作平台托举起北京冬奥会的圣火,以15分钟下线一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速度彰显智造实力,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

5年来,宁乡市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2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216家,“双十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2.3%,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55%。税收过亿元、千万元、百万元企业梯队已然形成,构建了“百亿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格局。

拓展空间广度,做市场的“跨界者”

大海因百川汇聚,而得以活力澎湃。

越是置身风云变局,越要敢于突破地域的局限,于波涛中汲取能量,于风浪中搏击机遇,于航行中磨练韧劲。

从深耕本土到迈向全国,湖南顶俏用互联网思维在线上实现一场漂亮突围。

2019年,顶俏首次触网,入驻淘宝、天猫等平台试水全国市场。然而,除了湖南本地市场反响尚可,全国范围的拓展举步维艰。转机出现在2023年,企业创新推出“线上下单、线下核销”的即时零售模式,通过77元的亲民复购价锁定忠实用户,配合推荐奖励机制,成功吸引了宝妈、个体户等群体自发推广,在抖音等社交平台形成了核爆式传播效应。

与此同时,企业加快线下布局,目前已在全国建立1600家工厂店、超过3万家经销商,形成了“线上引流、线下服务”的完整闭环。

从站稳脚跟、到全国领先、再到全球逐浪,“宁乡制造”不断拓展空间广度,向线上走、向海外走,迈向更大舞台。

中伟新能源,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其核心产品电压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是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争先抢购的原料。

中伟新能源为何吃香?产品过硬是王道。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高镍低钴各系列三元前驱体为例,我们的产品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优势,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凭借着硬核实力,宁乡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游刃有余:三一重起自主研发全球唯一一款起重量最大、轴数最少的轮式起重机,星邦智能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入围“年度高空作业设备”,楚天科技总部研发平台跻身全球医药装备三大研发机构之列,族兴新材料高性能铝颜料闯入德国巴斯夫、美国PPG等全球顶尖涂料企业的供应链……

随着宁乡与世界的连接日益紧密,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营造更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新的课题。

从护航企业“独自下海”,到领航企业“抱团出海”,宁乡市精心搭建了完善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从外贸资质免费代办、政策咨询解读,到国际市场信息推送、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迈出国门的门槛和成本。更具特色的是“书记企业直通车”“市长企业接待日”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直击企业痛点。

大胆试、大胆闯,宁乡扬帆远航之路仍在加速。近3年,宁乡进出口总额达603.3亿元,形成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朋友圈”。

标注时代刻度,做未来的“定义者”

产业发展如棋局。亦步亦趋,终难破局;落子未来,方能制胜。

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敢于选择方向。

当全球目光聚焦人工智能,谁能握住这一关键“棋眼”,谁就能抓住下一个“黄金十年”。

然而,要向未来产业转型并非易事。宁乡之所以有胆量、有底气出手,源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

系统梳理产业家底,调研结果令人振奋:全市50余家企业已在精密件加工、高性能材料等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从机器人的“手指”到“关节”,从“感知系统”到“运动控制”,宁乡企业展现出向机器人领域转型的雄厚潜力。

2025年8月,宁乡出台《人工智能产业行动方案》,将智能机器人作为重点方向,推动产业体系从“三链两群”向“三链三群”升级。

宁乡的路径清晰而务实——把配套产业作为切入点,打造机器人零部件与子系统集群,形成“洼地效应”,筑巢引凤,再逐步吸引整机企业和集成总装项目落地,构建优良的产业生态。

落子有声,格局初成:万鑫精工的减速机一季度海外销量上涨124%,凯之成的光伏清洁机器人每天能扫10MW光伏组件,就连格力的空调生产线都装上了AI“大脑”……

在技术路线的分岔路口,勇于另辟蹊径。

在传统的矿山开采过程中,固废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重大挑战。更为安全、环保、可持续的膏体充填技术应运而生。

飞翼股份瞄准这一细分赛道,自主研发的“500方/小时超大泵送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将资源采出率从30%-40%提升至90%以上,显著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从源头杜绝固废重金属污染,基本实现固废“零排放”。

目前,飞翼股份已在全球建设500多个项目,市场占有率超80%。其技术和装备出口到刚果金、赞比亚、俄罗斯等国家,为全球矿山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飞翼股份、百通新材等企业快速发展,为宁乡产业布局提供了思路。在工程机械下行期,找准矿山装备新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短短几年间,优钢新材等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组成矿业领域的联合舰队,共同亮相国际市场。

在“抢人大战”的激烈赛场,善于留住人才。

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撑不起一流的产业。近年来,宁乡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动能重塑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一批敢闯敢创的青年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变量。

4月21日,宁乡市出台《宁乡支持大学生创业“金种子沃土计划”二十条措施》,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专项资金,围绕政策扶持、科技赋能、能力培育、服务保障等多维度,结合政府、企业、资本、技术等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

宁乡的本地企业也积极开放资源,为创业项目提供市场、技术和产业链配套支持,形成“政策+产业+服务”立体支撑,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长沙市沅树科技有限公司由“00后”大学生李楠创立,于今年4月落户宁乡经开区。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软硬件一体的200吨矿卡能量回收系统在“低能耗、防失控、高防护”三大技术维度均实现突破,每年能为单台矿卡节省能耗成本超20万元。“专员全程跟进、政策快速兑现、产业精准对接,这种‘股东式’服务让我们能够专注技术研发。”李楠说,宁乡的创业生态超出了他的预期。

如今,宁乡正从“人才洼地”向“人才磁场”转变。这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将成为宁乡决胜未来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乡这座工业新城将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在时代的坐标轴上大步迈进,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