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钟金霞:促进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钟金霞  时间:2025-11-14 15:06:48

数智时代的到来,给老年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我国老年教育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显著问题。如何精准突破瓶颈,建立多元协同机制,推进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强化数智赋能,促进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转变认知,取得从“政府包办”到“多元协同”的范式突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结构正经历着深刻迅猛的变化,老年教育传统模式与现代理念正发生深刻碰撞与深度融合,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门可罗雀”两种现象同时并存,需要打破固有认知的桎梏,摒弃大众对于老年教育的模糊认知,持续倡导“积极老龄观”,营造全龄友好、多元参与的社会氛围,为老年教育扫除观念障碍,在全社会培育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老年生活观,构建老年友好型、学习型社会。要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老年教育在延缓认知衰退、促进代际和谐方面的溢出效应,改变“政府包办”式老年教育局面,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赋能、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多元良性协同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梳理各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明晰各部门权责,积极沟通协作,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统筹。明确教育、民政、卫健、文旅等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发挥老年大学等机构优势,开设专业,开发课程,培训师资,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在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图书馆等机构建立学习点,推行“流动课堂”,激活基层活力,实现“养教融合”。

聚焦实践,促进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的双向驱动。老年教育本质上具有高度全纳性和包容性,每一位老年人都有平等接受老年教育的权利。目前,老年教育资源供需不太平衡。例如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同一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之间,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与质量都不一样。在农村地区,老年教育资源长期匮乏。面对资源分布不均、供需错配等结构性矛盾,亟须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的双向驱动,突破老年教育发展瓶颈。要通过顶层设计,为老年教育创新制度保障,完善政策体系与治理机制,推动老年教育立法,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年教育学科建立,增加老年教育学位,推动开放大学与老年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学历教育课程,为老年人提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优质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建设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建立城乡一体化老年教育保障机制,依托老年学校、农家书屋、养老机构等学习场所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打造“15分钟学习圈”,以“小切口”撬动“大振兴”。将老年教育向社区、农村延伸,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增加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优质供给、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推动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双向驱动,让教育与发展同频共振。

重构生态,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拓展全民学习场域与路径。应分区域构建新型老年教育生态,培育积极老龄观,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发展,强化老年教育机构参与,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与示范者,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受到相关政策缺位、资源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发展差异以及个体学习需求的影响。要完善老年教育统筹机制,挖掘线上线下老年教育潜力,充分调动“银发群体”学习积极性,推动老年教育转型发展。要通过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延缓认知衰退,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自我认知,形成老有所为、价值实现、持续参与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开展理论微宣讲,建设“时间银行”,建立“银龄人才库”,促进高校退休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各行各业专业退休人才的技能发挥,发挥老年志愿者在基层治理、教育帮扶等领域的智囊作用,实现老年人个体价值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

【作者系湖南开放大学教授、湖南省老龄科研基地主任、湖南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终身教育研究重点培育基地首席专家。本文为202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重点课题“数字技术赋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J256905)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