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陆海交汇点,拥有5亿人口的中东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以及优越的文化投资环境,展现出巨大的文化发展潜力和机遇。与此同时,为摆脱对能源过度依赖,沙特、卡塔尔等中东国家纷纷提出“2030愿景”,把文化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东文化市场潜力将在未来5年持续释放。湖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等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所打造的《歌手》《乘风》《中餐厅》《花儿与少年》等文化产品矩阵,与中东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天然适配性,深受中东年轻人喜爱,能够较好满足中东地区尤其是中东年轻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此外,我省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文物采集技术等方面有较大优势,能够较好解决中东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不足的难题。中东文化市场可成为我省影视剧、动漫游戏、演艺演唱、体育等优势文化产业出海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我省应抢抓中东经济转型和开放发展的机遇,加速文化出海中东步伐。
打造湖南文化出海中东的平台。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打造文化出口中东基地,集聚一批头部文化企业和一批懂中东业务的营销、经纪等服务型人才。对接沙特等中东地区区域总部(RHQ)计划,推动湖南文化龙头企业在中东地区建设海外文化中东总部基地,孵化文化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积极组建中东-湖南文化交流中心,建立与中东国家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智库、企业等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
聚焦湖南文化出海中东的产业。在音视频领域,积极组织举办音视频装备产业中东合作专场论坛,推动音视频内容成果、制作模式、技术标准、技术产业体系等对接中东市场。在动漫游戏领域,鼓励草花互动等企业参与沙特电竞世界杯、奥运会电子竞技运动会等活动,开发阿拉伯语版本动漫游戏。在数字文博领域,依托数字文博大平台等,联动沙特国家博物馆、迪拜未来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沙迦考古博物馆等,建设数字文博中东资源库。在图书出版领域,积极对接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引导中南传媒等图书出版企业向中东国家推出汉语教材库、中小学教育数据库等系列专题图书出版物。
创新湖南文化出海中东的模式。创新线下办厂模式,支持芒果超媒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中东设立分公司或海外事业部,或与中阿卫视等媒体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创新线上跨境电商模式,推动文化科技企业入驻中东地区的Soup、Noon等电商平台,拓展中东用户群体。创新借船出海模式,引导湖南企业与腾讯、希音等已在中东打开市场的企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项目合作。创新改制出海模式,立足我省动漫游戏、音视频等优势文化产品,紧扣中东当地政策风向和消费者喜好,改制相关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推动实现文化作品配音译制等本地化。创新定制出海模式,把握中东地区消费心理、水平、习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定制文化产品,增强出海产品的本土适应性。
健全湖南文化出海中东的保障。在政策保障方面,制定湖南文化出海中东政策指南,在投资项目、市场开拓、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领域出台配套细则。在项目保障方面,积极对接中东国家“2030愿景”,在体育场馆建设、大型文艺演出、图书出版印刷、文化装备等领域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以项目推动湖南文化出海中东步伐。在人才保障方面,支持省内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中东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中东地区的湖南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培养既懂语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资金保障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东文化贸易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贷款模式,针对出海中东的重大项目给予专项贷款支持。在服务保障方面,建议组建湖南文化出海中东服务联盟,为企业出海中东提供信息咨询、投资合规设计、法律政策、金融工具、语言翻译等一站式服务。在制度保障方面,持续推进跨境文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外贸企业“直通车”制度、金融“白名单”制度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出海中东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名单,将年出口中东文化贸易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省重点外贸供应链示范企业名单。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本文为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助力优势特色产业‘走出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2024CSSKZDKT02)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