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双峰县梓门桥镇街埠头村睦邻堂,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童迪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黄家宸
从长沙启程,沿高速公路一路向西,窗外的现代都市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丘陵与宁静的田野。双峰县梓门桥镇街埠头村,一座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古朴院落矗立在时光深处。这里,是睦邻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是曾经的中共湖南省(工)委机关隐秘驻地。
沿着乡间小路缓缓前行,方能领略这座院落的深沉。青砖黛瓦,木门石阶,没有张扬的气派,却自有撼人心魄的力量。站在院前的水池边,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耳畔响起了测水河的潺潺流水,那是历史的回响。恍惚之间,我们仿佛跨入了那段波谲云诡的革命岁月。这座老宅的“灵魂”藏于何处?走近它,答案才清晰地呈现眼前。
何以“睦邻”
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追寻这片红色热土上曾经燃烧的理想与誓言。
作为湘中地区典型的民居建筑,睦邻堂已有百余年历史。街埠头侧,铃子山下,测水河畔,有一口大水塘,周边居住着王、胡、陈、黄几大姓氏的居民。自古以来,几大姓氏之间通过婚姻都结成了瓜棚搭柳叶的亲戚,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因此,这口大水塘,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睦邻塘”。此地陆路上通宝庆,下接潭州,水陆交通便利,且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便是战略要冲。这座院落,在1940年秋至1945年初那段最为艰难的岁月里,成为了中共湖南省(工)委机关的隐秘驻地,是领导全省革命斗争的神经中枢。
2018年,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老宅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梓门桥镇党委、政府于此建成睦邻堂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红色旅游景区。随后,当地政府开始对旧址进行系统性修缮与保护。木构榫卯不用一钉一铁,沿用传统工艺精准契合;墙面修补力求保留岁月打磨的质感;瓦片、地砖的更换,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工匠们对历史的敬畏,让这座革命旧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年的风貌,沉睡的建筑与滚烫的红色记忆,在青砖木梁间深情相拥,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光彩,成为研究湖南党史与革命斗争史的珍贵载体。
留史存真
如果说建筑是博物馆的“形”,那么馆内翔实的史料,则是让此地精神永续的“魂”。让人肃然起敬的,是那些朴实无华、却承载着千钧重量的革命遗物。
踏入老宅,庄严肃穆的气氛便扑面而来,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老宅内那间秘密通讯厢房最具吸引力。梳妆台、木床等实物仍维持原样,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王淑兰、朱春芝等同志在此操作电台,传递关键情报的惊险历程。一旁展柜中,那些简陋的武器与缴获的军械,虽已锈迹斑斑,却依旧光照着那段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
八十多年前,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中共湖南省(工)委机关毅然从危机四伏的湘潭迁驻于此。此后四年多,高文华、文士祯等省委领导人,以及化名潜伏的王淑兰(毛泽民同志夫人)、朱春芝等革命者,在此秘密运筹,领导全省抗日斗争和地下工作。细看文士祯委员曾居住的卧室,木床、桌椅简朴依旧;那台曾用“哐当”声掩盖革命者足迹的织布机,静静地立在展区,仿佛仍在编织着保护同志的战衣;那只陪伴文士祯以贩油为名、穿梭于各地的桐油桶,桶身斑驳,里面装过的不仅是桐油,更是革命的希望。
讲解员声情并茂地重现了1940年冬天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文士祯化名“熊胡子”,以桐油商人的身份来到胡晞羽家,他的热情正直迅速赢得了房东一家的信任。
——胡晞羽在天未亮时提着马灯,步行十余里,为“来历不明”的熊胡子一家办理入籍上户,面对保公所人员的厉声质问,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坚定?
——最终,在保长与十多名手持农具武器的汉子虎视眈眈的盘问下,胡晞羽没有半分犹豫,挥笔写下了那张承载全家性命的担保书:“吾叫胡晞羽,愿意为熊永藩担保,如果是日本奸细,作汉奸论处,如果是共产党,以与政府作对论处。担保人:胡晞羽民国二十九年”。
——文士祯凭借用巨大风险换来的户籍证明,一次次挑着藏有情报的桐油担子,在群众自发的掩护下,有惊无险地通过盘查,顺利完成党的任务。
“这个故事人们听了无数次,我也讲了无数次。但每次回顾那段历史,还是忍不住眼眶湿润。”讲解员动情地说,“这薄薄一张证明,重逾千斤。”“对党忠诚、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便与当地淳朴忠义的家风深度融合,让这座古老的院落成为了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现在,睦邻堂革命历史博物馆每年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学生团体和游客超过十万人次。大家来这里聆听党课,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精神洗礼。”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道,“同时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知识传播方式,让大家不仅能了解‘睦邻堂’的故事,还能更深入地读懂双峰、读懂湖南乃至中国革命的壮阔历史。”
阳光洒在院前的草坪上,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生机融为一体。在这里,教科书上的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可感、可触、可共鸣的鲜活力量。睦邻堂这首由先烈与人民共同谱写的英雄赞歌,必将在新的时代继续传唱,生生不息。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